盈车嘉穗好“丰”景

本文转自:潍坊日报

盈车嘉穗好“丰”景

——昌邑市夏粮生产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增长

  青阜农业综合体麦收场景。

  

□本报记者 窦浩智

  通讯员 韩金亮 王静文 文/图

  增信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“鲁研951”小麦亩产847.1公斤,利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“鲁研951”小麦亩产809.3公斤……6月23日,昌邑市举行夏粮高产竞赛活动,一批种植主体获得表彰。昌邑市小麦亩产纪录不断刷新,夏粮播种面积、单产、总产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增长,这里面的奥秘何在?

    新型种植主体渐成粮食生产的主力军

  在昌邑市,众多农业科技公司、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粮大户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。他们通过土地流转,逐步形成土地集约化经营,并承担了单产提升和高产示范方等项目的创建工作,大量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通过他们实现落地。

  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青阜农业综合体,流转经营土地10.2万亩,成为全省最大的单体农业综合体。公司成立了丰禾瑞农种业公司,开展盐碱地小麦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的研发以及繁育推广工作,与山东农业大学、青岛农业大学、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,致力于创新突破盐碱地粮食种植的关键技术瓶颈,让北部盐碱地成为后备粮仓。十字路土地股份合作社、望家楼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种植主体与技术人员结成对子,深耕深翻、种子包衣、宽幅精播、播前播后双镇压等关键农事,技术人员都深入田间地头,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帮扶,实现专家产量向农户产量转化、典型产量向大田产量转化,推动了粮食作物的单产大面积提升。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帮扶、教育培训等措施,该市已经培育种植规模超50亩的种植主体1300多个。

    经营机制变革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

  昌邑市大力推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或共富公司,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,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,集中流转给新型种植主体,进行适度的规模化经营,实现“小田变大田”“小地块变大方田”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。

  潍坊丰瑞农业科技公司投资1.2亿元购置大型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、植保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装备,建设日烘干能力2000吨的粮食烘干塔和大型粮食储存库,种植、管理、收获、烘干、储存整个链条,都实现了机械化,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典范。昌邑市禾丰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,购置了联合收获机、自走打药机、履带式大豆收获机、飞防无人机等农业生产机械,合作社经营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余亩,在昌邑市组织的粮食高产竞赛中屡屡获得好成绩,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。目前该市690个自然村全部建起了村办合作社,家庭承包土地流转面积47.7万亩,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58.9%。

  生态绿色种植模式改善农产品品质

  高产量和高品质同步推进,让农产品品质实现华丽转身。柳疃镇引进省农业科学院生态调控创新团队,推广了麦田“生态+生防+智能”的绿色防控技术,在麦田按一定比例种植功能植物蛇床草、豌豆、油菜、菊科等作物,建立“早春吸引繁育天敌、高发期迁入农田压制害虫、轮作间期储备天敌”的控害机制,通过蓄养天敌,实现“以花养虫,以虫治虫”的目的,小麦一喷三防改为一喷二防、不使用杀虫剂,每亩节约生产成本12元,收获的麦子因为品质好每公斤可以多卖0.2元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“双增长”,目前已经建设1万亩生态功能植物种植覆盖区。

  山东康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2015年开始种植有机小麦,生产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。公司生产的山农紫麦1号小麦及小麦产品都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,小麦运用传统的石磨进行加工,制作面粉和面条,通过线上和线下进行营销,生产的石磨紫麦全麦粉网上销售价格为每公斤24元,紫麦全麦挂面销售价格为每公斤28元。


(乡村责编:拓荒牛 )
2025年07月05日 13:05[查看原文]